1_03

【经验帖】s同学

浏览数:409 

对于半年前第一目标还是立命馆的我来说,北海道大学,横滨国立大学,一桥大学是我根本没有考虑过得名校。如今一桥大学结果未定(出愿资料不足导致结果未出),其余两所合格的成绩,不得不说,关西经济塾和张老师改变我留日的命运。因此我很想在此将我为期5个月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进学之路有所帮助。


我的本科专业是金融,大学里除了前大学一年级还比较认真学习之外,后面便开始享受起愉快的大学生活。进塾之前,我一直打算学习经营学专业。2015年12月的时候,大家都在备考N2,因此我每天都去图书馆复习,然而我发现语言学校同班的w同学拿着一张张卷子在做着什么数学题,而且每天18点直到图书馆关门天天如此重复着。终于有一天我便上前询问了,从w同学那里,我知道在大家还在优哉游哉的享受留学生活之时,w同学已经上了一个名为关西经济的私塾。看着那些算式和图片,我突然发现学过宏观微观经济学的我也看不大懂。说实话当时觉得w同学,这时候不好好准备日语学习,还在这里刷这些复杂的经济题,似乎有些本末倒置了,因此我也没有对此事特别在意,仍旧复习我的日语同时偶尔观察一下w同学而已。等到2016年年初时,我还沉浸在N2低分飘过的喜悦中时,w同学神户大学合格,冲刺一桥大学的消息把我惊醒了。明明大家都还是语言学习才来半年,日语都没几句说得流利的同学,我连进学具体要干什么都不知道,w同学已经合格了我无法想象的学校,那时的震撼现在还记得。


于是,被刺激的我开始查找有关进学的资料,发现进学的条件并不是和语言学校老师教的的一样,很多地方都有出入。又看了看经营学考试的题目。我发现经营学进学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长篇大论的简答叙述不仅需要熟练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较高的日文书写能力。最关键的是经营学的录取率有如赌博一般,即便试卷写的满满,自己信心十足,最后缺落榜的案例比比皆是。那时作为一个学渣我陷入了恐慌中,于是那个曾经w同学提过的关西经济塾变宛如救命稻草一般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而后通过w同学的介绍我参加了关系经济塾的2016年4月班。


进塾后的第一次课是试听课,这次课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让我确认了2点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一是,我以往的目标立命馆大学在塾里是用来给大家垫底的学校。其二,张老师讲课非常专业,虽然速度很快,但是运用简单的类比很快就能把经济学知识转换成我们都能理解的内容,而且课堂例题都结合各个学校的过去问,由基础到实战地教授给我们。这堂课下来使我安心了不少,也坚定了我会在塾里继续学下去的信念。


一开始塾的学习让我压力山大,试听课后,每堂课的内容陡然丰富起来。再加上大量的练习,让我这个学渣感到相当不适应。好在前辈榜样的力量和同学之间的互相鼓舞使得我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但那时我因为学渣多年,我对自己非常缺乏信心,目标仍然是考个立命馆也不错,运气好能上个好的国公立大学就完美的状态。直到有一次课堂练习,那是一道交换经济的题目,班里大多数同学还在计算中,我却做出来了。张老师看了我的答案后,对结果表达了肯定,并告诉我保持这个状态下去,我能够挑战一桥大学。那是对我非常大的一次鼓舞,也是我立下以一桥大学为目标努力的开始。


我看书一直很慢,每次都是周五才完成老师的任务。但我对书中的例题看得很仔细。并不是单纯的看懂书中给出的解答过程,而是自己推敲每一步过程的逻辑思维。为什么这里是这个式子,为什么要对这个变数微分,我都有考虑过。我认为学习重要的不是这一题的答案,而是这一题的逻辑。这样做虽然每周的任务我只能过一遍但是质量却不含糊,带给我的直接好处就是ERE的实战练习中我没有感觉太大压力。然而可惜的是,在ERE的考试中我没有取得好成绩,只获取了A级。那时经过大量的练习的我,自信满满,题干都都没读完,基本这题要问什么心中已经了然。于是考试中为了追求速度,题干只是瞟一眼便开始解答,提前20多分钟就做完了。然而2016年7月的ERE考试比起往年更加偏向于考验学生的仔细读题能力,题中陷阱到处都是,全凭经验做题的我就落了个悲惨下场。


虽然ERE的考试以悲剧收尾,但我没有因此消沉,我知道自己也许理论题目薄弱,但是应用计算题很强,而且各个学校的过去问考得就是这类题目。同时经历了ERE的失败,我要求自己认真审题,也对自己的过去问学习定下来了更严的目标。

刚刚开始做过去问是很难的。尤其是一些顶尖大学的过去问。虽说是都是大题,但是考得却很细,ERE可以用到的死记硬背在过去问里面显然作用甚小。必须更为紧密的将学过的知识透彻的弄懂,同时串联起来。从财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怎样推导出了不同学派的总市场需要曲线和供给曲线,又衍生到社会的失业率。然后考虑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实施各种政策后,市场总需要曲线供给曲线又怎样一期一期调整等等。不做到这一步,是无法在过去问上前进的。同时,面对复杂的过去问,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哪怕读过题目之后你已经知道凭当前的水平肯定做不出来正确答案,也不能留下空白,应该一步一步思考,尝试,直到实在做不下去为止。否则遇难则退直接去听答案的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一点上比我做得更好的是同期的J同学,他在过去问学习中,为了一道京大的题目可以思考一天。于是乎,东大京大双双合格成了必然的结果。最后,在过去我问的学习中,我认为东大京大这类极端学校另谈,其余学校的过去问都要做到每一题不放过,也就是说没有做到100%的正确,就要好好面对不自己的不足,不能抱着这题好难,也许正式考试遇不到的侥幸心理。这也是我参加横滨国立大学笔试,可以在大部分名额分配给ERE免试的情况下,仍然合格的原因。


随着5个月的学习,我取得的成果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立命馆,这其中固然我也努力,但是更重是张老师在整个学习备考生涯中,一直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我丝毫没有走什么弯路。同时在张老师专业性的教导下,不仅仅是经济学知识,研究计划书的完成,面试的预想和撰写草稿都受到了太多太多指导。同时还要感谢一起学习的同学,互相探讨题目,互相在最为艰难的时候打气加油。没有他们我想我无法坚持到最后。实在很感谢张老师,和关西经济塾创造的氛围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最后给给大家几个建议,一:在整个经济塾的学习中,不懂就要问。张老师是个很有耐心的老师,不会因为你的简单问题感到厌烦。除此之外多和学得好的同学互相探讨,请教也是必须的。二:比起看来看去,思考带来的收货要大得多,书本是基础看来看去还是基础,不去思考是不会把基础运用串联起来的。三:过去问相当相当重要,一定要多做,最顶尖的大学是没法用ERE免除的笔试的。四:大学院报名出愿时认真阅读募集要项,建议和同学之间互相核对。避免因为资料不足倒置无法参加考试。


在此,希望我的经验之谈能帮到大家就好了。                  





                                                                                                     2016年10月7日



(上传文章后收到作者一桥合格的消息--編集者)



邮箱:517400973@qq.com         QQ:517400973        

地址:日本神户          

会员登录
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